第14章 釵頭鳳
關燈
小
中
大
武清霜則是被震怒的武安侯一腳踢傷了內臟,不僅如此,他父親不及請大夫診治,便要讓府上的管事嬤嬤將人送去山上的庵堂。若不是侯夫人求情緩上幾日,此時武清霜已然救治不及死在路上了。
便是如此,武清霜依然不死心,趁著侯夫人探視之際,讓丫鬟偷偷給陳禦史家中送信,想讓陳軒帶她走。
要不是武清煒發現的及時,這簍子便又捅大了幾分。雖然他也想讓陳禦史在朝中顏面無存,但前提是不能以武侯府為筏子。
約莫是過了半個月,沈謠也聽說武清霜被家裏人送進了庵堂養身子。
武安侯府老夫人親自來魏國公府賠罪,一並商議退婚事宜。
“清霜丫頭身子眼看著是不行了,總不能一直耽擱著沈世子的婚事。”侯府老夫人言辭誠懇,話裏話外皆是惋惜。
沈老夫人早已知曉侯府發生的齷齪事兒,面上卻不顯,只寬慰道:“清霜現下還年輕,說不得養幾日便好了。”總不能她們這邊剛退了婚事,那廂武清霜又活蹦亂跳地出現在眾人眼下,屆時國公府還不得被人戳脊梁骨。
侯府老夫人眼皮一跳,聽出了沈老夫人的言下之意,嘆了口氣道:“昨個兒太醫來瞧過了,說是身體底子壞了,怕是養不好了。”
沈老夫人亦嘆道:“哎,這孩子也真是可憐!”
如此幾番推諉,沈老夫人便應下了。
沒過幾日,武安侯親自帶了庚帖去見了魏國公,也不知說了什麽,出來的時候兩人臉上俱是笑意。
沈武兩家退婚之事雖然未曾公開消息,但知曉的人也不在少數,端看這些日子來國公府走動的貴婦們哪個不是帶著適齡的閨女來的。
便是尋常沈慧辦的閨閣小宴來的女子數量也比往常多出一倍不止,便是沒有帖子的,也能尋找拐彎抹角的親戚領了人進來。
閨秀們閑來無事,便會弄些個詩社、花會、撲蝶會什麽的,有些個還給自己起了個雅號,便如前不久武安侯府參加武清妍生日宴的閨秀們,多是桃花七姝的成員。
沈謠初初聽聞青禾說起這些,也是一陣好笑,這是效仿魏晉竹林七賢來著。
相比於武清妍搞得那些個名頭,沈慧的詩社聽起來倒是不錯,名字叫“清溪吟社”。
這“清溪吟社”可不是誰想進便能進的,便是身份高貴如公主也是不行的,必須要有真才實學,這詩會提倡風雅,從事吟詠。詩社裏的各個有才,人人有集。尤其是這詩會的每一屆社長皆被稱為京城第一才女,求娶之人更是趨之若鶩。
沈謠之所以說這“清溪吟社”不一般,在於這詩社大力倡導女學,對於“女子無才便是德”這樣的思想批判至極,每隔五年,詩社便會整理出一批最優詩詞,編纂成冊流傳出去,有不少被朝廷收錄,被民間廣為流傳。
沈慧今年方才十五,竟也出了一本詩集,名字叫《半箋》。她翻看過這本詩集,雖是閨閣戲作,難得的是構思清奇、情辭慷慨、婉約蘊藉。
今日原本是“清溪吟社”的一次聚會,卻被一些不相幹的人擾了雅興,沈慧臉色很是難堪,將這一幹閑雜人等播給了沈謠及沈媺,沈謠不善應酬,因而她來不過是充個臉面,畢竟沈媺只是個庶女,由她一人應酬有失禮儀。一幹事宜皆由沈媺操持,她只需要坐在她們身邊發發呆就行。
雖說是發呆,但也聽到不少新鮮事兒。
“我昨日隨母親去看了清霜表姐,沒想到清妍表妹也病了,我瞧著與她姐姐也好不到哪裏去,發高熱都好幾天,唇色青紫的嚇人,這天氣便是著夏日單衣依舊汗流不止,人躺在床上已是不能動彈了…… ”說話的人是沈謠認識,她曾在武清妍的生辰宴上見過,親耳聽見她叫武清妍表妹。
如此說來,生病的人是武清妍?沈謠不由回想數日前曾見過的武清妍,那日她面露病容,但瞧著好似風邪入體,怎會不過數日竟呈病危之勢。
“真的?這武安侯府也不知是怎麽了,突然兩個嫡出的姑娘都病了,原本大好的姻緣說沒就沒了,也是個沒福氣的。”姑娘們嘴上說著惋惜的話,心裏卻在轉著心思,圍著武清妍的表姐周念月說來說去,不過是想知道點武安侯府的秘辛,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,亦或是其他的什麽心思。若不然,怎不見她們哪個真的為其傷心,一個個有說有笑的,好似在討論這朵花開得真是艷,今兒這天氣真是好之類。
沈媺心知這些人心裏打的是何如意算盤,面上依然裝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。但她時不時瞧向沈謠的目光透露了自己的小心思。
武清妍生辰宴她隨母親一道兒被禁足在府,人雖沒去,但武清妍在淩霄院鬧得那一出她可是聽說了。
這些人圍繞著武安侯府又說了不少事兒,作為與流言有關聯的國公府本應制止這些流言,但沈媺卻似無知無覺般,仍由其說。
在沈媺再次看向沈謠時,竟直接對上了一雙清淩淩的墨眸,黑白分明的讓人無法直視。
沈媺轉身避過她的目光,拉過周念月身旁的一位姑娘笑道:“還未恭喜妹妹令尊高升。”
亦有人附和道:“是啊是啊,我聽說近日裏京中廣為傳唱的‘釵頭鳳’便是你父親所書,劇中所書女子李思婉雖為歌妓,但義氣照耀千古,羞煞須眉男子。”
“只是李思婉死得過於淒慘,玉釵封喉……”
“說的是呢,便是家母每一讀之,輒覺酸淚盈盈承睫而欲下……”
因沈慧怕妹妹怠慢了各位官小姐,便將自個兒身邊的一等丫鬟留在了沈謠身邊,此時見沈謠一臉的懵懂,便小聲提醒道:“這位孔家姑娘,父親孔之議不久前由戶部主事升任戶部員外郎。”
旁人她興許不知,這大名鼎鼎的孔之議沈謠還是知道的,這人乃是本朝有名的詩人、戲曲大家,而他最耀眼的身份應該是孔聖人的六十四代孫,他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得到了今上的賞識,被授為國子監博士,禦前講經,撰儒家典籍講義。
今日聽得諸人對《釵頭鳳》的尊崇,沈謠不禁有些好奇,便打算哪日央求哥哥沈翀帶他出府去聽一出戲。
說起來也真是巧,不僅是她,便是姐姐沈慧也聽聞了《釵頭鳳》的大名,央了母親,請了戲子來府中唱一出。
戲臺子搭起來後,老夫人攜了一眾小輩紛紛落座。
沈謠並不是愛聽戲之人,她來聽不過是好奇,此刻她的手中正握著孔之議的那冊《釵頭鳳》,眼中望著青衣宛轉蛾眉水袖翻飛,耳畔聽得張鼓板激越絲竹婉轉,心中更是百轉千回。
身旁的夫人們個個噙著淚花,看得如癡如醉,沈謠的眉頭卻是月周月季,終是聽不下去,假托更衣之名溜了出去。
青竹見自家小姐走的方向並不是恭房,而是自家院子,不禁問道:“如此好聽的曲目,小姐怎的不看了?”
沈謠抿了抿唇,“我膽子小,不敢聽。”
“啊?”饒是青竹一向謹慎持重,也被自家主子這一句給楞住了,聽個戲怎麽就不敢了,況且那青衣的扮相甚是好看,唱的是婉轉纏綿,煞是好聽。
沈謠仰頭看了下日頭,明媚光線穿過高高梧桐樹的枝葉落了下來,她盯著瞧了一會兒,便覺刺眼。
捂了捂眼,沈謠搖頭嘆氣道:“這孔之議官兒怕是做到頭兒了!”
直至那抹鵝黃身影穿過曲曲紅闌,消失在綠瓦紅墻後,綠茵扶疏的碧樹後才走出一行人。
為首的正是魏國公沈翕,他身側站著的正是世子沈翀,沈翕望著消失的背影,不由嘆道:“若太子看中的是六丫頭該多好!”
沈翀也說不出此刻心中滋味,他早知道六妹妹早慧,也並不想讓她嫁入帝王家,此刻他有些能體會老夫人的那句‘天妒英才’。
正如沈謠所言,今個兒早上皇帝突然罷免了孔之議的官職,而這罷官的由頭竟是秘而不宣的,上官對外也只說是耽於詩酒、廢政務。
聯想到不久前皇帝向孔之議索要《釵頭鳳》手稿的情景,以致沈翀在讀完之後立刻便猜出了其中因由。
聖上破格提拔孔之議,為的是天下士子之心,曲阜祭孔為的是樹立今上尊孔崇儒的政治形象。
而皇帝對孔之議的數次破格提拔,甚至將其放在戶部委以重任,眼看是要躍龍門了,哪知他不務正業,耽於詞曲,忙忙碌碌的去寫這《釵頭鳳》,寫就寫吧,還寫得那麽驚天動地,寫成之時,王公薦紳,莫不借鈔,便是皇上想不知道都難。
這《釵頭鳳》借離合之情,寫興亡之感。數度提及前朝舊事,暗諷當下朝局,又容易動人興亡之感,尤其是由這聖人後裔之口說出,難免要令皇帝多出心結來。
難得的是沈謠慧眼如炬,能從一層層包裹的假象中,一眼看出真相。
如若真有這麽一位玲瓏剔透的太子妃在朝中打點,沈家又何愁不興,可沈翀又怎麽忍心他本就壽數無多的妹妹殫精竭慮的為家族付出。
可是,自此事之後,沈翀發覺父親對沈謠愈發關註起來,時不時向家中的女先生詢問沈謠的課業。
女先生的回答中規中矩,她口中的沈謠也並不比沈家其他姐妹有何不同,若真要說有何異樣,便是她的寡言了。
沈謠不久後便聽說了孔之議被罷官之事,這本就在她的意料之中,好在今上並非噬殺之人,若弄出前朝那等文字賈禍之事,便是有傷天和了。
自知道武清妍病重之事後,沈謠便有意無意地打聽她的病癥。這日她終是下定決心去了老夫人的院子,陪老夫人用過早膳便開口道:“祖母,我想去武安侯府看看三姑娘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便是如此,武清霜依然不死心,趁著侯夫人探視之際,讓丫鬟偷偷給陳禦史家中送信,想讓陳軒帶她走。
要不是武清煒發現的及時,這簍子便又捅大了幾分。雖然他也想讓陳禦史在朝中顏面無存,但前提是不能以武侯府為筏子。
約莫是過了半個月,沈謠也聽說武清霜被家裏人送進了庵堂養身子。
武安侯府老夫人親自來魏國公府賠罪,一並商議退婚事宜。
“清霜丫頭身子眼看著是不行了,總不能一直耽擱著沈世子的婚事。”侯府老夫人言辭誠懇,話裏話外皆是惋惜。
沈老夫人早已知曉侯府發生的齷齪事兒,面上卻不顯,只寬慰道:“清霜現下還年輕,說不得養幾日便好了。”總不能她們這邊剛退了婚事,那廂武清霜又活蹦亂跳地出現在眾人眼下,屆時國公府還不得被人戳脊梁骨。
侯府老夫人眼皮一跳,聽出了沈老夫人的言下之意,嘆了口氣道:“昨個兒太醫來瞧過了,說是身體底子壞了,怕是養不好了。”
沈老夫人亦嘆道:“哎,這孩子也真是可憐!”
如此幾番推諉,沈老夫人便應下了。
沒過幾日,武安侯親自帶了庚帖去見了魏國公,也不知說了什麽,出來的時候兩人臉上俱是笑意。
沈武兩家退婚之事雖然未曾公開消息,但知曉的人也不在少數,端看這些日子來國公府走動的貴婦們哪個不是帶著適齡的閨女來的。
便是尋常沈慧辦的閨閣小宴來的女子數量也比往常多出一倍不止,便是沒有帖子的,也能尋找拐彎抹角的親戚領了人進來。
閨秀們閑來無事,便會弄些個詩社、花會、撲蝶會什麽的,有些個還給自己起了個雅號,便如前不久武安侯府參加武清妍生日宴的閨秀們,多是桃花七姝的成員。
沈謠初初聽聞青禾說起這些,也是一陣好笑,這是效仿魏晉竹林七賢來著。
相比於武清妍搞得那些個名頭,沈慧的詩社聽起來倒是不錯,名字叫“清溪吟社”。
這“清溪吟社”可不是誰想進便能進的,便是身份高貴如公主也是不行的,必須要有真才實學,這詩會提倡風雅,從事吟詠。詩社裏的各個有才,人人有集。尤其是這詩會的每一屆社長皆被稱為京城第一才女,求娶之人更是趨之若鶩。
沈謠之所以說這“清溪吟社”不一般,在於這詩社大力倡導女學,對於“女子無才便是德”這樣的思想批判至極,每隔五年,詩社便會整理出一批最優詩詞,編纂成冊流傳出去,有不少被朝廷收錄,被民間廣為流傳。
沈慧今年方才十五,竟也出了一本詩集,名字叫《半箋》。她翻看過這本詩集,雖是閨閣戲作,難得的是構思清奇、情辭慷慨、婉約蘊藉。
今日原本是“清溪吟社”的一次聚會,卻被一些不相幹的人擾了雅興,沈慧臉色很是難堪,將這一幹閑雜人等播給了沈謠及沈媺,沈謠不善應酬,因而她來不過是充個臉面,畢竟沈媺只是個庶女,由她一人應酬有失禮儀。一幹事宜皆由沈媺操持,她只需要坐在她們身邊發發呆就行。
雖說是發呆,但也聽到不少新鮮事兒。
“我昨日隨母親去看了清霜表姐,沒想到清妍表妹也病了,我瞧著與她姐姐也好不到哪裏去,發高熱都好幾天,唇色青紫的嚇人,這天氣便是著夏日單衣依舊汗流不止,人躺在床上已是不能動彈了…… ”說話的人是沈謠認識,她曾在武清妍的生辰宴上見過,親耳聽見她叫武清妍表妹。
如此說來,生病的人是武清妍?沈謠不由回想數日前曾見過的武清妍,那日她面露病容,但瞧著好似風邪入體,怎會不過數日竟呈病危之勢。
“真的?這武安侯府也不知是怎麽了,突然兩個嫡出的姑娘都病了,原本大好的姻緣說沒就沒了,也是個沒福氣的。”姑娘們嘴上說著惋惜的話,心裏卻在轉著心思,圍著武清妍的表姐周念月說來說去,不過是想知道點武安侯府的秘辛,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,亦或是其他的什麽心思。若不然,怎不見她們哪個真的為其傷心,一個個有說有笑的,好似在討論這朵花開得真是艷,今兒這天氣真是好之類。
沈媺心知這些人心裏打的是何如意算盤,面上依然裝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。但她時不時瞧向沈謠的目光透露了自己的小心思。
武清妍生辰宴她隨母親一道兒被禁足在府,人雖沒去,但武清妍在淩霄院鬧得那一出她可是聽說了。
這些人圍繞著武安侯府又說了不少事兒,作為與流言有關聯的國公府本應制止這些流言,但沈媺卻似無知無覺般,仍由其說。
在沈媺再次看向沈謠時,竟直接對上了一雙清淩淩的墨眸,黑白分明的讓人無法直視。
沈媺轉身避過她的目光,拉過周念月身旁的一位姑娘笑道:“還未恭喜妹妹令尊高升。”
亦有人附和道:“是啊是啊,我聽說近日裏京中廣為傳唱的‘釵頭鳳’便是你父親所書,劇中所書女子李思婉雖為歌妓,但義氣照耀千古,羞煞須眉男子。”
“只是李思婉死得過於淒慘,玉釵封喉……”
“說的是呢,便是家母每一讀之,輒覺酸淚盈盈承睫而欲下……”
因沈慧怕妹妹怠慢了各位官小姐,便將自個兒身邊的一等丫鬟留在了沈謠身邊,此時見沈謠一臉的懵懂,便小聲提醒道:“這位孔家姑娘,父親孔之議不久前由戶部主事升任戶部員外郎。”
旁人她興許不知,這大名鼎鼎的孔之議沈謠還是知道的,這人乃是本朝有名的詩人、戲曲大家,而他最耀眼的身份應該是孔聖人的六十四代孫,他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得到了今上的賞識,被授為國子監博士,禦前講經,撰儒家典籍講義。
今日聽得諸人對《釵頭鳳》的尊崇,沈謠不禁有些好奇,便打算哪日央求哥哥沈翀帶他出府去聽一出戲。
說起來也真是巧,不僅是她,便是姐姐沈慧也聽聞了《釵頭鳳》的大名,央了母親,請了戲子來府中唱一出。
戲臺子搭起來後,老夫人攜了一眾小輩紛紛落座。
沈謠並不是愛聽戲之人,她來聽不過是好奇,此刻她的手中正握著孔之議的那冊《釵頭鳳》,眼中望著青衣宛轉蛾眉水袖翻飛,耳畔聽得張鼓板激越絲竹婉轉,心中更是百轉千回。
身旁的夫人們個個噙著淚花,看得如癡如醉,沈謠的眉頭卻是月周月季,終是聽不下去,假托更衣之名溜了出去。
青竹見自家小姐走的方向並不是恭房,而是自家院子,不禁問道:“如此好聽的曲目,小姐怎的不看了?”
沈謠抿了抿唇,“我膽子小,不敢聽。”
“啊?”饒是青竹一向謹慎持重,也被自家主子這一句給楞住了,聽個戲怎麽就不敢了,況且那青衣的扮相甚是好看,唱的是婉轉纏綿,煞是好聽。
沈謠仰頭看了下日頭,明媚光線穿過高高梧桐樹的枝葉落了下來,她盯著瞧了一會兒,便覺刺眼。
捂了捂眼,沈謠搖頭嘆氣道:“這孔之議官兒怕是做到頭兒了!”
直至那抹鵝黃身影穿過曲曲紅闌,消失在綠瓦紅墻後,綠茵扶疏的碧樹後才走出一行人。
為首的正是魏國公沈翕,他身側站著的正是世子沈翀,沈翕望著消失的背影,不由嘆道:“若太子看中的是六丫頭該多好!”
沈翀也說不出此刻心中滋味,他早知道六妹妹早慧,也並不想讓她嫁入帝王家,此刻他有些能體會老夫人的那句‘天妒英才’。
正如沈謠所言,今個兒早上皇帝突然罷免了孔之議的官職,而這罷官的由頭竟是秘而不宣的,上官對外也只說是耽於詩酒、廢政務。
聯想到不久前皇帝向孔之議索要《釵頭鳳》手稿的情景,以致沈翀在讀完之後立刻便猜出了其中因由。
聖上破格提拔孔之議,為的是天下士子之心,曲阜祭孔為的是樹立今上尊孔崇儒的政治形象。
而皇帝對孔之議的數次破格提拔,甚至將其放在戶部委以重任,眼看是要躍龍門了,哪知他不務正業,耽於詞曲,忙忙碌碌的去寫這《釵頭鳳》,寫就寫吧,還寫得那麽驚天動地,寫成之時,王公薦紳,莫不借鈔,便是皇上想不知道都難。
這《釵頭鳳》借離合之情,寫興亡之感。數度提及前朝舊事,暗諷當下朝局,又容易動人興亡之感,尤其是由這聖人後裔之口說出,難免要令皇帝多出心結來。
難得的是沈謠慧眼如炬,能從一層層包裹的假象中,一眼看出真相。
如若真有這麽一位玲瓏剔透的太子妃在朝中打點,沈家又何愁不興,可沈翀又怎麽忍心他本就壽數無多的妹妹殫精竭慮的為家族付出。
可是,自此事之後,沈翀發覺父親對沈謠愈發關註起來,時不時向家中的女先生詢問沈謠的課業。
女先生的回答中規中矩,她口中的沈謠也並不比沈家其他姐妹有何不同,若真要說有何異樣,便是她的寡言了。
沈謠不久後便聽說了孔之議被罷官之事,這本就在她的意料之中,好在今上並非噬殺之人,若弄出前朝那等文字賈禍之事,便是有傷天和了。
自知道武清妍病重之事後,沈謠便有意無意地打聽她的病癥。這日她終是下定決心去了老夫人的院子,陪老夫人用過早膳便開口道:“祖母,我想去武安侯府看看三姑娘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